新闻
NEWS
高球父子
编者按:由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与《高尔夫大师》联合呈现的“中国高尔夫球四十年”特辑系列稿件持续更新,今日“中国高尔夫球40年—运动发展篇”将为您讲述周训书、周彦含父子的高球人生,聆听两代人与小白球的不解之缘。
从球场保安到职业教练,从自学挥杆到培养冠军,周训书的人生轨迹因高尔夫球而彻底改变。他曾在杂志和模糊的视频中摸索技巧,凭借热爱与坚持,一步步走进职业赛?。挥衷诔晌盖缀?,将梦想延续到下一代——儿子周彦含16岁转为职业球员并连夺冠军,侄女周诗媛14岁成为女子中巡赛最年轻双冠王。
这个故事关于草根的逆袭,也关于两代人的执着。当许多人将成功归因于天赋或机遇时,周家父子用实践给出答案:热爱可抵岁月漫长,坚持能破命运之茧。他们的经历不仅是一段个人奋斗史,更折射出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发展的缩影。

第一次接触高尔夫球运动时,周训书在广东一家高尔夫球场做保安。彼时,他对这项运动一无所知,直到看到保安队长挥杆击球?!熬醯猛猛妫拖胧允钥?。”
没有教练,全凭自学。那时,周训书的学习资源有限,只能靠翻阅杂志、研究职业球员和名教练的教学内容,在理论上下大功夫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几年后,他的成绩稳定在72、73杆,不仅能打球,甚至还能教球。
转到练习场成为教练后,周训书赶上了非典时期的高尔夫球热潮。“那时候学打球的人特别多,练习场一大早就排着长队,下午也排队?!闭舛尉唤鋈盟诰蒙嫌兴?,也让他对高尔夫球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
赛场上的周训书、周彦含是父子,也是伙伴
2004年,周训书报名参加职业教练考试,意外地一次通过。次年,他转至广州九龙湖做教练,并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——欧米茄中国巡回赛元年。二十年前,中国职业球员数量有限,拥有职业教练身份的周训书也能报名参赛。“听到消息后,我二话不说就去报名了?!本」艽饲爸徊渭庸复我涤啾热?,但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“比赛很过瘾,又能赚钱,所以很想打?!庇胂衷诘那蛟毕啾?,他当时并未设立远大目标,只想踏实提升成绩,抓住每一次比赛机会。
他的弟弟也深受影响,最终也选择成为一名职业教练。谈及过去,周训书感慨道:“那时候我们都在广东打工。因为没有文凭,只能干苦力,挣不到钱,就想着要把高尔夫球打好,能挣钱。”
高尔夫球运动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,也彻底改写了他的命运。

从小在浓厚高球氛围中成长的周彦含
2008年,周训书的儿子周彦含出生。对于尚未在巡回赛站稳脚跟的周训书而言,这既是压力,也是动力。从欧米茄中国巡回赛到中锦赛,再到2014年美巡赛中国系列赛启动,他始终保持全卡资格。但当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,他决定放弃比赛。“当时周彦含6岁,看到他打球后,我觉得他有些天赋,想培养他的潜能。回来照顾家庭的同时,我也可以教球赚钱。”周训书说。
周彦含第一次摸球杆时只有两三岁。那时,妻子经常带他去学院找周训书。没人教,他就自己拿着球杆随便玩。三四岁时,他已经能和会员在练习果岭上比拼推杆?!笆涞娜艘胗娜撕纫?,大家都让着他,他特别开心,兴趣一下子就培养出来了?!?/span>

儿子上小学后,周训书决定彻底告别赛场,全职教儿子打球。“当时也可以给他找一所好学校,但我觉得自己应该选择离学院最近的学校,这样随时能接他出来练球?!?/span>
自2004年考取职业教练资格以来,周训书已在高尔夫球教学这条路上走了二十多年。他感叹,如今的教学环境和设备与他自学高尔夫球的年代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“那时候国内技术相对落后,挥杆数据无法电子化呈现,能看到的视频教学像素也差得不行。等到2014年我开始训练周彦含时,挥杆监测设备已逐渐普及。如今,这些先进设备几乎成为训练标配,国内对新科技、新产品的同步速度也越来越快。”

周训书为更好培养儿子决定告别赛场全职教球
去年4月,年满16岁的周彦含正式转为职业球员。这位在业余时代连续两年夺得中巡赛重庆公开赛冠军的少年,终于真正站上了职业舞台。
“我深知他的球技?!敝苎凳樗担白耙凳?,我们定下了一些小目标,但回头看,可能目标设得有点大了?!彼寡裕由习肽甑某杉ㄆ鸱唤鍪切奶侍?,也与他们对自身的判断不够精准有关。调整计划后,放松的心态让周彦含在下半年迎来爆发,甚至在年末首次背靠背拿到厦门和重庆两场中巡赛冠军。

周训书陪周彦含参加2024年中巡赛厦门公开赛,后者也成功赢得职业新人年首座冠军奖杯
在职业新人年便连夺两冠,这远超周训书的预期。但比起成绩,他更看重儿子的品性。“周彦含是个极其自律的孩子,也非常听话。别的孩子有叛逆期,但他从来没有过??赡芮傲侥昱级嵊械阈≌?,但他不会故意和我对着干。而且他特别孝顺,我和他妈妈有一点不舒服,他都会很关心?!?/span>
在周训书看来,周彦含作为儿子可以打99分,作为职业球员则是100分。“他有天赋,但努力占了70%以上。”尽管已四次在中巡赛上夺冠,但周训书认为,儿子现在才刚刚迈进职业高尔夫球的大门。打进美巡赛,是他在周彦含6岁时就定下的目标。“既然选择让他走这条路,就要奔着美巡赛去,这也是他自己的目标。”

周训书的侄女周诗媛去年也两次以业余身份捧杯,成为女子中巡赛最年轻双冠王
这份执着似乎在家族中得到了延续。去年,周训书的侄女、周彦含的堂妹周诗媛,以14岁的年纪拿下两场女子中巡赛冠军,成为巡回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双冠王(本周出战第6届奥古斯塔国家女子业余赛)。“她愿意跟哥哥一起练球,哥哥练多少她就练多少,甚至想在体能上超过哥哥?!痹谥苎凳檠壑校钦夥葜醋藕腿劝?,让周诗媛在14岁就站上了职业赛场的巅峰。“他们从不喊累,总是精神饱满地迎接训练和比赛?!?/span>
所以,成功可以复制吗?

周训书的答案是肯定的?!拔揖醯盟悄茏龅降?,很多人也可以。关键在于态度和坚持。天赋只是一部分,真正决定成败的,还是教练和家长的规划。”他认为,15岁之前的青少年思维相对单纯,需要外界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。
高尔夫球运动改变了周训书的人生。他不仅拥有了一份热爱的事业,还培养出了一位冠军球员,以及一批优秀的学生。“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成就,但高尔夫让我快乐。我的生活因为高尔夫变得更好。”这份热爱,让周训书从球场保安走上职业赛场,也让他成为儿子和侄女背后的那盏明灯。